近年來,地產“熱”使得國內建筑施工企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但隨之而來,建筑企業在施工合同、勞資糾紛等各方面的法律風險也越來越大,各種法律問題接踵而至。在新的施工任務不斷承接的同時,建筑企業作為承包人能否進一步加強法治建設,有效規避法律風險?
巨匠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巨匠集團)是桐鄉第一家取得建筑業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的建筑企業,目前在建項目遍布全國各地,總計達1000萬平米。自2002年聘請法律顧問單位至今,10余年時間,巨匠集團法治建設道路在摸索中逐漸成熟,完善的法治制度,在為企業規避風險、減少損失的同時,成了一塊閃亮的“招牌”。
建立法務部門 提升法律意識
據悉,巨匠集團是桐鄉首家成立法務部門的建筑企業。2008年2月,法務部門成立之初,只有一名工作人員。法務部副經理徐鋒介紹,當初成立法務部門,是由于整個建筑業市場日趨規范化,雖然公司早在2002年就已聘請了法律顧問單位,但還是有許多法律風險防范難以很好解決。在過去的各類訴訟、非訴訟案件中,企業在吸取教訓的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經濟代價。
這就急需企業內部的專業部門幫助法律顧問單位協調相應的法律風險防范問題。而今,巨匠集團的法務部門已有4名工作人員,除參加公司重要決策,提供法律咨詢意見、規范公司規章制度意外,還負責協助法律顧問單位參加公司的各類訴訟、仲裁、行政復議和聽證等活動。
同新律師事務所與巨匠集團有多年合作經歷。該所朱夷平律師表示,在巨匠公司法務部門成立之前,由于發現不夠及時,一些管理上的風險問題給企業帶來了很多麻煩,在處理問題時,律師也感到棘手。但法務部成立之后,潛在的法律風險問題能被及早發現,并第一時間轉交到律師手中,及早介入的同時,律師也更快更好地解決了問題。
據統計,近三年來,巨匠集團法務部工作人員與法律顧問單位協作,成功規避了多次風險,涉及案件10余起,標的額近3000萬元,為公司避免了不必要經濟損失,挽回了各項權力。
顧問業務細分 規范法治體系
除此之外,為進一步規范法治制度建設,巨匠集團還對現有的法律顧問單位實施了業務細分。目前,巨匠集團共有常駐法律顧問單位三家。
“根據律所在業務領域的專業性質,我們的三家法律顧問單位分別側重于三個不同的業務領域。”徐鋒介紹:浙江騰飛金鷹律師事務所主要側重于建筑專業的法律服務;浙江中銳律師事務所則側重于房產板塊;浙江同新律師事務所則負責整個集團的合同、工傷等日常經營上的風險防范。
就在最近,通過法務部門與法律顧問單位協作處理,在一起因工作失誤而造成的貨款糾紛中,巨匠集團避免了425萬元的經濟損失。
2012年5月,巨匠集團與百色市一家混凝土供應商之間發生了一起買賣合同糾紛,雖然425萬元混凝土貨款已經支付,但賣方卻因瀕臨破產而故意說沒有收到。2013年1月,此案在百色市右江區人民法院一審開庭。由于前期缺乏相應的證據收集,最終導致一審敗訴,同年11月右江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巨匠集團需再支付425萬元的混凝土款項。
事后,法務部以及顧問律師通過幾個月的時間搜集收款憑證、銀行支付憑證(16份)等相關證據及申請證人出庭作證。于2014年1月27日,由百色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裁定撤銷了右江區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并對此案發回重審。
逐步健全、完善的法治制度建設給集團帶來了經濟利益同時,也在規范化管理上帶來了長遠利益。“當今社會,無論是政府還是普通百姓,都在講法治。”巨匠集團副總裁沈福榮表示,“作為一家從事建筑行業的集團規模企業,我們希望通過重視法治建設,使得企業在未來得發展中,能‘走’得更好、更遠,并將‘法治巨匠’打造成知名品牌,在業界樹立良好的口碑,建立過硬的信譽。”